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利支持全面创新 > 媒体报道

中国知识产权报:开拓创新深化协同保护

发布日期:2023-04-21 来源:广东保护中心 字体大小:

“当前,广东已基本形成点面结合、社会共治的线上线下立体式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构建起以国家级中心为重点,省级中心为支撑,市县区级中心、分中心、工作站为基础的国家、省、市、县多级联动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网络,实现了维权援助机构对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广东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广东保护中心努力构建覆盖珠三角及粤东西北地区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一张网”服务体系,为广东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域布局织密保护网络

过去一年,广东保护中心注重强化工作协同,与多部门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起多元共治的保护新格局。

“目前,在全省21个地市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和汕头等5个地市均建有国家级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针对其余16个地市,中心依托具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设立了分中心。同时,将工作端口前移,在区、街(镇)、园区公益性服务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等设立维权援助服务工作站、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并组建保护知识产权志愿服务队伍及社会监督员队伍。”上述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中心已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16家、维权援助工作站26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4家;知识产权志愿服务队伍9支、社会监督员100人。

此外,广东保护中心积极创新工作形式,通过优化广东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地方标准等举措,打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最后一公里”。2022年,各分支机构累计走访企业357家、服务企业贯标10家;办理案件487件、开展调解109件;举办培训56场、宣传派发资料覆盖近3万人次。

精准发力助企纾困解难

长期以来,确权难、维权难等问题成为困扰创新主体发展的痛点、堵点。过去一年,为进一步帮助当地创新主体纾困解难,广东保护中心围绕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为创新主体依法维权打造了坚实的“铠甲”。

“广东保护中心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多模式审理试点单位,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专利复审无效案件优先审查、无效案件远程视频审理、确权案件与行政裁决案件联合审理。”上述负责人介绍,试点期间,该中心不断完善专利复审无效多模式审理服务模式,在建设省复审无效数据库、开展专利确权专项研究等方面下大力气,着力帮助创新主体有效化解专利确权维权难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广东创新主体“走出去”的需求日益旺盛,广东保护中心以搭建海外纠纷应对服务网络为抓手,为企业“出海”发展吃下“定心丸”。在德国、俄罗斯等国家设立广东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工作站;组织编制首个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地方标准;建设广东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和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网络,参与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合作单位已超过80家,遍及六大洲约30个国家或地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家达110名……一项项务实举措,逐步搭建起全省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前哨”,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启航正当时。上述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广东保护中心将在助力企业及时获得知识产权、勇于维护知识产权上下功夫,推动知识产权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服务地方产业升级持续注入活力。

亮 点

●已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16家、维权援助工作站26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4家

●广东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超过2940件,成功调解1557件,成功率接近53%。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评为“2022年度优秀特邀调解组织”

●参与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合作单位已超过80家

浏览次数:
扫码浏览
手机扫码浏览